来源:经济日报
春运是一年中人员出行最为集中的时期,也是全国交通运输的重中之重。相比往年春运的“客增货减”,2023年春运呈现“客货两旺”态势,对高效统筹客货运输、科学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、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、做好综合运输春运组织和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据交通运输部研判,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20.95亿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七成左右。截至2023年1月26日,春运时间已过半,客流总量已超7亿人次。从今年春运的上半程来看,总体实现了大规模客货流量下春运的平稳有序运行。
今年春运的交通运行更加顺畅。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整体水平已实现跨越式提升,“十纵十横”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,全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,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、高速公路网,春运旅客列车最大客座能力较2019年增长11%,全国站内便捷换乘车站达到100个,有力保障了春运的畅通运行,长期以来的春运“拥堵”现象大为缓解,人民群众出行便捷舒畅,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。
今年春运出行需求更加多元。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,春运客流呈现出多种需求变化,既有返乡过年探亲需求,也有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。2023年春运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以来的第一个春运,人民群众回乡过年、探亲访友、旅游观光等多元出行需求集中释放。从客流构成看,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%,务工流约占24%,旅游和商旅出行约占10%,跨区域人员流动明显增加。
今年春运的方式选择更加多元。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并重,方式结构渐趋优化,初步形成以高速铁路、高速公路、民用航空等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,以普速铁路、普通国道等为主体的普通干线网,以普通省道、农村公路等为主体的基础服务网,不同运输距离下各类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,大量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出现在春运中,既有高铁、民航、道路客运等春运“主力军”,又有自驾车、城际拼车、定制客运等春运“生力军”,个性化、定制化、共享化春运服务产品更加丰富。
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今年春运期间,全国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信息共享和运力对接,提升旅客全流程出行体验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舒心满意。铁路部门在乘车、候车、购票等环节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,大力完善车站服务设备设施与引导标识;民航部门发布了全新的“空铁联运”产品,并积极配合做好航班与城市交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顺畅衔接;各地着力加强重点群体服务,全力保障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需求。
春运的整体改观,更离不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。一方面,我国已形成超大规模综合交通网络,高速铁路营业里程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、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等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位;交通网络空间覆盖与通达水平持续提升,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%,高速公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8%,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%左右的地级市。另一方面,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效率不断提升,快速客运比重不断增加,交通枢纽一体化组织衔接水平显著提高,居民出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;交通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,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(ETC)使用率大幅提升,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成效显著,有力保障了我国客运专业化、个性化、普惠化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。
进入春运后半程,要科学把握春运运行规律,密切关注春运发展态势,做好部门联动和统筹协调,加强对重点区域、重点方向、重点时段的结构性运力调整,充分发挥综合运输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,细化返岗、返校、旅游、商务等人群出行措施,精准服务保障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